在24日上午的5G与未来网络高端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重点发布了5G独立组网的这套体系和标准,包括核心网络的技术规范和测试规范,以及基站的增强。主要集中在核心网络、室内、分布系统,以及针对基站的性能测试,外场的组网测试和研发阶段的互操作。
5G独立组网与非独立组网的差异在于采用全新的核心架构网络,这个网络基于5G新型服务的架构网络,在实际运营商布网的过程中会依托很多云化的网络,这些云可以是中央级的数据中心或者边缘云的布设,是非常灵活的。
测试方面:主要是验证针对2018年6月份标准的符合性,主要验证了整个流程和特殊功能,包括切片管理和切片的一些业务流程的产生。从包括系统级和服务器,单机多个层面来验证整个性能和扩展性能。针对特殊5G话务流量模型的设计,来对整个性能进行监测、测试、验证,里面包括了一些业务的产生能力和调度机制,以及核心网络本身的容量和长期的持续稳定等等的考察。
在基站方面:初期阶段大量布设的是宏基站,随着整个业务流量进一步的发展,很多业务流量还是在室内发生的,考虑时分系统,4G的无缘系统分布很难满足5G的需求。
考虑大规模成本方面:现在考虑数字化的十分是业界广泛共识的产品路线。在5G的控制面有很多的优化,包括一些天线和定向的功能性能的优化,此外在无线的物理层有很多性能的优化工作。推进组专门针对提高上行覆盖制定了关于采用4G上行电路共享的多种模式,来支持扩大上行覆盖的技术方案,也会在技术试验中进一步验证,让5G的宏基站的覆盖达到和4G基本类似的水平。
外场的测试来看:测试内容是跟非独立组网比较类似,包括一些覆盖,包括单用户和单小区的吞吐量和时延和小区覆盖内的切换移动镜、互操作,上行增强的一些测试工作。
今天发布5G推进组独立组网的一个系统的规范,在这个很关键的节点,各个企业加大了对5G的研发工作,5G推进组和5G技术试验希望能够作为一个平台和载体,来推动整个产业的协同和加速的成熟发展。
以下是演讲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非常有幸在智博会期间代表IMT-2020(5G)推进组地三阶段的规范发布,以独立组网的方式形成的一批规范。
在这个阶段,我们看到,推进组现在有十多个工作组,今天主要是5G试验组的介绍。这个组具体落实整个组织5G的技术试验,目前国内外的主要企业都参与到这个试验中。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到5G核心的产业的突破,包括运营企业、系统企业、芯片、终端、仪器仪表、器件、未来的模组都是产业的各个环节。
5G的技术试验起步很早,2016年开始,我们把整个试验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6-2018年,今年进入到第一阶段,我们叫第一部分第三阶段的关键时期,重点开展系统组网的验证,预计在今年年底也接续会开展5G规模试验,这部分工作由运营企业作为主体,会在国内更多的城市开展5G的规模网络组织和试验工作。
今年针对第三阶段的系统组网验证,我们要达到几个目标,为了使得整个产业在今年年底预计成商用的产业规模,我们在工作组里面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技术规范,也作为我们国家5G产品的路标,使得整个产业和产品形成集聚。第二方面通过这个平台,不光是主体开展研发,更多是产业链之间形成互操作和互动,来打破整个产业短板,加速整个产业的推动。
此外,在这个阶段,我们还会开展一些同步的5G融合应用的尝试和探索,针对下一个版本,也就是26的国际标准的关键技术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推进。
说到标准,目前第三阶段的试验过程中也是依据国际上5G标准的两个阶段,一个是非独立组网,另外一个是独立组网。
非独立组网的标准主要是采用5G无线的技术介入到4G中,这样的组网会更多满足宽带移动的场景。而独立组网的架构采用全线的无线技术和核心技术,端到端全新的5G架构,这种架构,一方面是满足移动增强宽带,也为未来的移动物联网的场景奠定很好的基础。从全球的发展来看,中国会在独立组网方面有更多的运营商的选择和产业拉动的职责。
针对5G全新的技术,一方面,我们看到5G无线技术本身,是一个全新的空间接口的技术,提供了一个大带宽、低时延、可灵活、可配置的特点,所谓大带宽在6G赫兹以下提供了100兆的带宽能力。在低时延性能方面更多源自于一些系统设计,波间隔的进一步加宽,无线资源的调度颗粒度,有多种的选择,以及一些自包含的帧结构。
在灵活可配方面更多满足移动的同时,更多向移动物联拓展,满足多种场景,在无线接口的很多参数方面,包括帧结构和参数方面都有多种组合方式。在5G无线技术方面采用了一些新型技术,能够进一步提升频谱效率。
在核心网方面的挑战或者全新的发展,可能相比于无线来说,有更多的变化。因为5G设计了一套面向服务的全新的服务架构,一方面整个网络是基于虚拟化或者云平台的云化组网模式。所以,在这样的组网虚拟平台基础上灵活设置和定义网络的功能单元,网络不再有非常明细的单一网络单元。
同时根据业务对象进行应用和网络切片。在整个网络组织上,因为基于云所以也更加灵活,甚至很多边缘云下沉到基站,这就是边缘计算。
在整个网络架构实施的协议体系来看,在5G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4G在传统的互联网技术上设计了一套移动通讯的隧道机制来进行专网的建设,而5G的协议是整个采用HTPP和互联网完全统一的体系结构,这些使得5G的网络设计、架构、布网和协议方面更加面向互联网的业务和应用。
第三阶段技术试验的频率,我们现在的叫中频段,这个频段更多满足大覆盖和高移动性,从国内目前网络建设来看,首先以中频段作为网络建设的主体,包括3.5和4.9,还有在3.3的以内,未来新的频谱的拓展。
现在美国和韩国应用比较多的高频段也纳入技术试验里面,但是总体来看,高频段整个市场定位还是作为一种补充,一些高热点、高容量业务的补充。在试验过程中,因为考虑到非独立组网,我们会运用4G频谱支持试验。
整个技术试验的推进遵循,首先进行非独立组网,然后再开展独立组网,在频率上先进行中频,3.5和4.9,未来有新的频率考虑,最后会在毫米波方面开展很多研发和推进。整个测试覆盖室内和室外的不同场景。所以,到8月底的时间,各个企业基本已经完成了非独立组网的室内和室外的测试,预计在今年年底会完成独立组网的整个测试工作。
今年年底,系统设备会实现预商用。终端时间还是比较紧张,很多芯片企业实际上是在明年上半年会有商用芯片出来,在研发方面和终端有一些调测。
这是针对第三阶段规划比较完备的30个规范体系,包括了终端、基站、核心网络和相互的互操作的体系。
我们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面对非独立组的这部分1月16日发布了,今天重点发布独立组网的这套体系和标准,包括核心网络的技术规范和测试规范,以及基站的增强。这里的增强,一个是包括宏基站,另外包括一些性能测试和外场测试部分。我们今天的发布主要集中在核心网络、室内、分布系统,以及针对基站的性能测试,外场的组网测试,以及研发阶段的互操作。
下面我简单对这个内容做介绍,因为非独立组网的差异在于采用全新的核心架构网络,这个网络基于5G新型服务的架构网络,在实际运营商布网的过程中会依托很多云化的网络,这些云可以是中央级的数据中心或者边缘云的布设,是非常灵活的。
我们定义了5G核心网络的很多功能,包括相应的流程。可以看到,基于这个虚拟化的架构,如何来产生和设置相应的网缘功能,这里也可以看到很多跟移动通信相关的,比较核心的是针对边缘计算和网络切片的整个流程和功能的产生,以及4G和5G的互操作。
测试方面,我们分为功能和性能,功能方面,主要是验证针对2018年6月份标准的符合性,主要验证了整个流程和特殊功能,包括切片管理和切片的一些业务流程的产生。
刚刚提到未来网络,5G和4G一样,同样考虑对IPV6和IPV4的支撑。运营企业对新型网络是不是真能够实施很大的问题在于性能,这个虚拟化平台网络是否能达到专业性的性能。从包括系统级和服务器,单机多个层面来验证整个性能和扩展性能。针对特殊5G话务流量模型的设计,来对整个性能进行监测、测试、验证,里面包括了一些业务的产生能力和调度机制,以及核心网络本身的容量和长期的持续稳定等等的考察。
在基站方面,我们初期阶段大量布设的是宏基站,随着整个业务流量进一步的发展,很多业务流量还是在室内发生的,我们考虑十分系统,4G的无缘系统分布很难满足5G的需求。
考虑大规模成本方面,现在考虑数字化的十分是业界广泛共识的产品路线。在5G的控制面有很多的优化,包括一些天线和定向的功能性能的优化,此外在无线的物理层有很多性能的优化工作。推进组专门针对提高上行覆盖制定了关于采用4G上行电路共享的多种模式,来支持扩大上行覆盖的技术方案,也会在技术试验中进一步验证,希望我们5G的宏基站的覆盖达到和4G基本类似的水平。
外场的测试来看,我们会要求每个系统厂家提供五套全新5G新的基站来进行小规模的组网,测试内容是跟非独立组网比较类似,包括一些覆盖,包括单用户和单小区的吞吐量和时延和小区覆盖内的切换移动镜、互操作,上行增强的一些测试工作。
为了推动一些芯片在初期阶段的研发,我们针对研发阶段的终端芯片的样机和系统之间,鼓励他们开展测试工作,包括独立组网和非独立组网,这个工作比较集中在物理层的联通,还是比较基础性的工作。
今天发布5G推进组独立组网的一个系统的规范,在这个很关键的节点,各个企业加大了对5G的研发工作,5G推进组和5G技术试验希望能够作为一个平台和载体,来推动整个产业的协同和加速的成熟发展。希望5G作为一个高速公路,在它之上有更多丰富业务和工作,有更多的创新,来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