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每个产品经理都有自己的一套产品知识体系,这就像我们的工具箱可以帮助我们进行产品设计。
如果你摸索你的工具箱里,找到的只有一把锤子,你就会在遇到任何事情都会想用这把锤子来解决。但问题在于,你眼前碰到的事情根本没办法用锤子解决,你的锤子耍的再好,也只是一种“熟练的无能”。
因此很多产品经理都在不断填充自己的工具箱,比如心理学、社会学、设计学等等。我也不例外,最近正在研究网络学,这让我看产品的时候又多了一个视野。
今天,就结合网络学让我们一起重新看下知乎这款内容社区的产品吧。
阶段一:网络中心度帮助知乎找到了最重要的那批人
在说明阶段一前我们先介绍网络的两个构成要素:节点和连接。
我们用社交网络来解释这两个名词,你所处的社交网络中每个人就是一个节点,而每个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就是连接。
了解了这两个要素后我们继续往下看。
知乎刚开始采用的是邀请注册制,通过这种方式引入李开复、keso、和菜头等KOL活跃用户,用这些高价值的节点帮助自己度过冷启动的阶段。
那怎么找到与甄别这些高价值的节点呢?
答案是:确定节点的网络中心度。
一个节点的价值不取决于自身,而在于它的连接,而我们可以分别从它能连接的数量、位置和质量来确定节点自身的重要性。
我们先来看数量,顾名思义,数量就是看这个节点能够直接相连多少其它节点。连接的数量越多,就说明他的价值越高。所
以知乎找的种子用户都已经是在各自的行业或领域中的明星人物,本身的粉丝就很多,这群人对行业中的其他节点影响力很大。因此,作为一个节点价值就很高。
再来看看位置,位置强调的是一个节点能否在整个网络中扮演中间人的角色。
要知道有些大牛不是你说请就能请得动的,要找到他们与他们展开合作,你必须要经过一些特殊的节点。这些节点对人脉、信息等各种资源具有强大的掌控能力。这些节点能帮你进入那个本来和你隔离的圈子,帮你找到更多有价值的节点。
最后我们来说说质量,这个质量不是指节点自身的质量,而是讲它所能连接的节点的质量。
为什么有数量还不够还要强调质量?
我们还是以知乎为例,知乎在创始之初找到的种子节点不仅考虑的是该节点连接的数量,同时也要考虑该节点的连接是否符合自己的产品定位。
在知乎158位有职业信息的种子用户中,以创业者(63人)占比最大,其次是程序员(27人),媒体人(21人)产品经理(17人),投资人(10人),设计师(10人),其他(艺术、教育等10人),这些互联网行业用户的认真答题氛围对于知乎的PGC氛围影响很大。
另一方面,这些节点所连接的节点最好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这样知乎只需要找到少数的节点,并对他们施加影响,就能取得极大的成效。
通过利用网络中心度,知乎迅速完成了冷启动阶段,注册用户达到了40万。
阶段二:网络效应成就内容社区
知乎用了2年的时间实现了从0到1,这不算慢,但也不算快。
因为我们知道问答其实只是一种内容形式,本质上知乎就是一个内容社区,而作为内容社区,它是具有网络效应的。
如果知乎还是保持邀请注册制,慢慢培育市场,就等于慢性自杀。
为什么?
因为网络效应的特点是用户越多,产品的使用价值就越大,特别是像知乎这样的双边网络效应的产品,它同时面向两个群体:创作者和消费者。
创作者的增加,那么产品对消费者的价值也会增加,同样,消费者的增加也会增加产品对创作者的价值。
当市场上出现多个竞品的时候,哪个竞品能最快速的增加用户体量,其它竞品的价值将会微乎其微。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的互联网公司都采用“烧钱”的方式来爆炸性的增加自己的用户体量。
所以,知乎采用的第一个方法是彻底抛弃邀请注册制,全面开放注册。
知乎采用的第二个方法是从单一网络进入多重网络。
知乎刚开始的是以互联网内容为主的单一网络,这让知乎保持了高度的专业性但也给社区的发展带来瓶颈。用户的整体体量已经摆在这边了,即使知乎的产品做得再好,运营手段再到位,它也只能无限接近这个瓶颈,而不能突破这个瓶颈。
因此知乎不再选择做自己产品的颠覆者,而是成为了一个穿越者。他将内容定位也彻底放开,这让社区的新网络不断产生,新的连接不断出现,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就这样,知乎完成了从单一网络到多重网络的蜕变。
在这一阶段,知乎仅用了1年的时间,让自己的注册用户从40万达到了400万,完成了1到10的华丽转变,并且在2018年 用户数量突破2.2亿。
阶段三:提升网络韧性迎接挑战者
成为了内容社区的领头羊之后,知乎不断面临新的挑战,能够提供优质内容的大V一直是知乎最核心的竞争力。
然而,随着挑战者的出现,知乎开始出现“大V危机”。
2017年9月,知乎大V“恶魔奶爸”表示,今日头条挖走了300多位知乎大V。
这让知乎开始反思自己的运作方式,他要考虑提升自己的网络韧性。
所谓网络韧性,就是使一个网络分崩离析、丧失原有功能,需要被除掉的节点数占节点总数的比例
在以大V为核心资源的网络中,大V就是他所有粉丝的中心,而这些粉丝很容易与这些大V单线连接。
这种“星型网络”的形态,如果竞品将大V从这个网络中彻底拿走,那剩下的粉丝就会迅速流失。这种网络就是“低韧性网络”。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知乎开始减少这些大V节点的重要性,让自己整体的社区网络开始变得更扁平化,采取了如下等等措施:
给新进来的创作者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
为粉丝提供更多相近的内容创作者
……
这些措施就等于给关键节点安装了备用节点,这个节点流失了,整个网络还能持续运作。
通过这些措施,知乎极大降低了这些大V在网络中的影响力,确保即使这个大V流失后,也不会造成社区核心竞争力的丧失。
阶段四:建设复杂网络让社区自演化
我们前面讲到的都是知乎主观采用一些方法和手段去维护社区的稳定和发展。的确这些手段在某些时期是有效的,因为当时的社区网络可以说是静态的,就比如我们刚刚说到的“星型网络”。
但我们知道,知乎一直处在不断有节点加入和退出的过程,而这又会导致网络中的连接发生改变。一些新进来的普通用户变成了大V,一些大V逐渐失去了影响力,泯然众人。
这些变化如果用静态的眼光是无法发现的。
随着用户体量的激增,知乎社区内的网络变化越来越频繁,网络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以往管理规则网络的方法逐渐失效,知乎该何去何从?
答案是借助人工智能。
知乎逐渐减少人为干预的方式,利用历史沉淀的大数据进行网络模型的训练。
整个过程“化繁为简”:不对各种方法做区别,只评估结果的有效性。
通过设立一些基本的规则,知乎的网络开始自我学习、自我优化、自我迭代,从而变得更加强大与稳定。这让知乎现在的内容产生和消费机制发生了质的飞跃,成就了一个连知乎自己也不理解,但是更有效的社区网络